1
夏寶龍會見匯豐集團行政總裁艾橋智一行
熱
2
12·7公務員/醫護/少數族裔/院舍專屬投票站喺邊度?一文睇清
熱
3
港隊男子花劍團體賽擊敗福建隊 為香港劍擊項目奪得歷來首枚全運會金牌
熱
4
銳意改革提效能 聚力攻堅促多元——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發表2026年施政報告
5
特區政府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報告
6
外交部:日方若一錯再錯 中方將採取嚴厲反制並要求承擔一切後果
7
針對“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紅利發放”有關虛假信息 財政部發聲明
8
國台辦:明起大陸簽發一次性台胞證口岸增至100個
9
兩手準備 美國想從委內瑞拉敲一筆?
10
我國成功發射實踐三十號A、B、C星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簡稱「港島聯」)作為扎根社區、服務市民的愛國愛港團體,全力支持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成功舉辦。新選舉制度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重要保障,選好第八屆立法會,是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的必然要求,更是香港同胞共謀發展、共享繁榮的熱切期盼。
香港回歸以來,中央始終堅持「一國兩制」方針,為香港民主制度夯實法治根基。回歸之初,中央依據憲法和基本法重新構建香港民主制度,把港英時期大多席位實行委任的立法局變成全數席位由選舉產生的立法會,開啟了香港民主政治發展的嶄新階段,賦予廣大香港市民實實在在的民主權利。然而,由于反中亂港勢力利用香港選舉制度漏洞,煽動對立、癱瘓議會,導致香港陷入「泛政治化」泥潭,民生議題長期被漠視。202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基本法》附件一、二,從制度上堵塞漏洞,確保立法會由「愛國者」主導,這是對香港同胞根本利益的負責,也是對履行「一國兩制」承諾的堅守。
新選制下,第七屆立法會展現高效治理能力。聚焦民生實事,通過近130項法案,解決「劏房」問題,規管網約車等,許多長期懸而未決的議題得到有效處理。完成國安條例立法,歷史性履行《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賦予的憲制責任,築牢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屏障。這些成果證明,新選制不僅是香港民主的「校準儀」,更是推動「由治及興」的強大動力。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標誌着香港優質民主進一步發展。作為香港社區建設的重要力量,港島聯呼籲全體會員及廣大市民:
1.珍惜選舉權利。選賢舉能是香港凝聚力量、聚焦發展的關鍵。我們鼓勵每一位選民投票,以理性態度選出代表民意、擔當實幹的議員。
2.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新選制下,立法會與政府將形成更強管治合力。我們將全力配合特區政府和立法會落實《施政報告》中的惠民政策,包括推進房屋供應、醫療改革等民生工程,提升民生福祉。
3.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的優勢,推動大灣區協作,助力香港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再創佳績。
本會堅信,在「愛國者治港」原則指引下,香港民主必將沿着正確軌道前行。我們呼籲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同心協力,以新一屆立法會產生為新起點,共同書寫香港良政善治、由治及興的嶄新篇章!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2025年11月20日
2025年11月20日下午,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舉辦2025年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和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及有關全國性團體代表界候選人見面會。50位選委會界別候選人,以及2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及有關全國性團體代表功能界別候選人全數出席,分享他們的政綱理念與對香港的美好願景。

出席今日見面會的選委均是歷任或現任的全國婦聯常委、執委和特邀代表。包括:全國婦聯常委、港區婦聯永遠名譽會長何超瓊,港區婦聯永遠會長王少華、彭徐美雲、蔡黃玲玲,會長陸海,副會長徐莉、張佐姣、張心瑜、吳靜怡、饒桂珠、金玲、劉洪文燕,會務顧問阮曾媛琪、顏寶鈴、何文琪,永遠名譽會長凃雅雅,名譽會長羅詠詩,理事劉婉儀,會員劉靳麗娟、李煥明、程岸麗、鄭臨、陳美寶。出席的選委嘉賓還有:全國政協委員高佩璇、姚珏。

全國婦聯執委、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會長陸海致辭表示,香港正邁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立法會選舉不僅關乎香港整體利益與民生福祉,更是承載著市民對未來的期盼。在這個關鍵時期,各位選委姊妹更要選出心懷家國、情系民生,願意全心全力為市民謀福祉的立法會議員。港區婦聯希望通過今日的交流,讓各位選委姊妹更深入了解各位候選人的初心與擔當,為國家、為香港,也為自己、為家庭、為下一代作出認真選擇。
見面會氣氛熱烈溫馨。活動由港區婦聯秘書長徐守然主持,出席
的其他港區婦聯成員還有:常務副秘書長陳淑芝,副秘書長趙華娟、張蓓、陳李玉佩、黃廸華、張瑞祺,名譽會長侯旦丹,理事麥海珊等。
政府公布《新田科技城創科產業發展規劃概念綱要》,從頂層設計新田科技城210公頃新創科用地的發展願景、目標與定位、產業空間布局和發展模式,為新田科技城訂定清晰發展方略。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今日在記者會闡述概念綱要時說,局方為新田科技城訂下三大發展定位,分別是提供原型和中試、小規模量產空間;發展本地優質創科產業;以及匯聚全球創科資源和人才。
就產業發展而言,新田科技城可提供大規模土地,支援《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出的策略性創科產業發展,即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機械人、微電子與智能設備、新材料、新能源及綠色科技等,並聚焦以先進製造為核心的創科產業體系建設。
用地布局方面,新田科技城的新創科用地會以「三紐、三帶」劃分和發展,即由北至南的河套樞紐、洲頭樞紐、麒麟樞紐,以及生命健康科技發展帶、人工智能與機械人發展帶、微電子與先進產業發展帶。
此規劃結構結合創科產業布局節奏、相關收地和工務部門土地平整工程時間表劃分為五個發展階段,從導入、產業生態延展、產城中樞,以至完善階段。此外,規劃上也結合實際情況,並預留一定發展彈性,提供戰略留白區,以在後續階段支援未來新興科技產業。
至於開發模式,孫東表示,主要考慮要素有四個,分別是加快開發速度、平衡戰略發展和財務回報、堅持以產業導向為原則,以及保證統籌發展的一致性。當局會考慮成立專屬公司,與市場共同參與開發,利用市場化資源提升開發速度和優化開發成本。
根據顧問估算,新田科技城在完全運作階段,預計每年為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帶來逾2,500億元或以上的貢獻,提供超過30萬個相關全職工作崗位。
2025年11月14日上午,廣東潮州舉行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新聞發布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年會總體籌備情況、主要活動安排並答記者問。從發布會獲悉,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將於11月28日-30日在潮州舉辦,圍繞“潮學、潮商、潮青、潮博”四大板塊舉辦系列活動及參觀調研活動,讓全球潮人在歸鄉之旅中尋根脈、敘鄉情、興家國、謀未來。

發布會由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籌委會委員、潮州海外聯誼會常務副會長蔡少賢主持。國際潮團總會主席、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主席徐和,潮州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陳秀婷,潮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陳平,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潮州市委員會副書記劉建鴻出席發布會。

會上,徐和介紹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有關情況,通報大會籌備工作情況及主要活動安排。徐和指出,國際潮團聯誼年會首次回歸潮州這一“心靈原鄉”,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全球潮人共敘鄉情的盛會與深刻尋根之旅,旨在更高起點上凝聚僑心僑力、在“十五五”新征程上共同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力量。本屆年會以僑為橋凝聚僑心僑力、以根為脈彰顯潮人家國情懷、以商促興彙聚發展動能,將推動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等戰略部署轉化為全球潮人共識與行動,引導潮人資本和創新力量投向“十五五”規劃重點領域,為在“十五五”新征程上共同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潮人力量。三年多來,潮州以高水準籌辦年會為契機,錨定“辦出特色、辦出溫度、辦出實效”目標,持續強化高位統籌強推進、內外聯動聚僑力、全域提質優環境、營造良好氛圍等方面的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僑”的文章,將“僑”的優勢切實轉化為潮州的發展優勢。
潮州作為千萬潮籍僑胞的“心靈原鄉”,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根脈與家國情懷。徐和介紹,大會期間,將緊扣“根脈親家國興”主題,以“歸潮”為主線,以“文化”為載體,辦一場四海潮人“攜手共進”的發展大會,通過舉辦潮人經濟產業對接交流展覽,打造經貿對接與成果展示平台;依託“百千萬工程”建設成果展和縣區考察參觀活動,直觀呈現潮州發展機遇;舉辦青年人才沙龍活動,為潮人事業註入新生力量。辦一場海內外潮人“雙向奔赴”的親情聚會,以“鄉愁”為紐帶,打造古城沈浸式體驗和文化參觀活動,讓鄉親們在文化體驗中重拾鄉愁記憶、凝聚親情紐帶。辦一場天下潮人“兄弟同心”的團結盛會,通過舉辦“海外潮人與中國抗戰”專題展覽,召開潮學國際研討會,發布《潮人慈善紀事》倡議事項,發布潮人黃頁等,生動展現潮人心繫家國、情系桑梓的愛國愛鄉傳統。

陳秀婷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年會歸潮,是主動回應海內外潮人賡續文化根脈、追尋心靈原鄉的精神需求,將進一步增進對以“忠孝仁義信”為核心的潮人精神價值的文化認同,強化“潮人一家親”的情感紐帶,增強全球潮人社群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如何借助年會契機,打造具有潮州辨識度的文化盛宴,讓潮州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更絢麗光彩?陳平表示,活動以文化為魂,策劃了文化參觀和古城沉浸式體驗活動,力求讓嘉賓在行走與體驗中產生深度共鳴,讓鄉愁有處可尋、有景可依。文化參觀活動將圍繞探訪“尋根祖地”進行設計,設置“回歸故里”“薪火相傳”“根脈永續”三個篇章,規劃一條貫穿古城核心的“尋根動線”,並舉行全球潮團旗幟插旗儀式。古城沉浸式體驗活動則圍繞走進“心靈原鄉”主題,策劃“入城”“叩茶”“食飯”“逷迱”“看戲”“買物”六大項目,讓嘉賓全方位感受潮州古城的文化魅力。

劉建鴻介紹,為做好年會誌願服務工作,潮州已組建起一支總規模達1200人的誌願者隊伍,涵蓋大學生、上班族、個體戶、民間救援組織及雙語“紅領巾講解員”等各行各業群體。這支隊伍不僅有多元身份背景,更兼具專業服務能力,誌願服務不再局限於禮儀、導引等傳統內容,而是主動深度參與年會全流程、各環節,從嘉賓接送站與隨車服務,到開閉幕式及古城沉浸式體驗的秩序維護,全程為海內外嘉賓築牢安全保障、傳遞“回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