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 > 紫荊號

發布作品
陳燕雄: 香港由治及興的“五個需要”
文|陳燕雄今天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通過視頻致辭,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提出“五個需要”,為香港展現了“由治及興”的宏偉藍圖。夏主任強調了香港實現“由治及興”的“五個需要”,包括守牢國家安全底線、堅定“一國兩制”、鞏固和發揮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及主動適應新形勢新挑戰。這“五個需要”,既是對香港未來發展的全面規劃,也是對香港市民的深切期望。在夏主任的講話中,鼓勵香港“求新求變”,要敢於說前人未說過的話,敢於幹前人未幹過的事。這種勇於創新的精神,正是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所應具備的。香港過去的成功,正是建立在積極識變、應變、求變的基礎之上。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香港更需要以這種精神,迎接新的挑戰,把握新的機遇。夏主任還強調了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他指出,守牢國家安全底線是護航香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只有在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香港才能吸引人才、資金,才能推動企業落戶、舉辦大型盛事。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國家安全宣傳和教教育,讓每一個香港市民都深刻認識到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此外,夏主任還提到了香港的獨特優勢和地位,特別是金融、專業服務以及國際化優勢。這些優勢是香港長期發展的寶貴財富,也是我們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們要充分發揮這些優勢,為國家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在講話的最後,夏主任鼓勵香港各界要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共建香港美好家園。他的話語感受到中央對香港的深切關懷和堅定支持。總的來說,夏寶龍主任的講話為我們指明香港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我們要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創新的思維,推動香港“由治及興”的進程中不斷向前發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創香港更美好的未來!(作者為港澳江蘇昆山聯誼會會長).
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全港婦女生活滿意指數調查2023”調查結果發布會
婦女對生活的滿意程度足以影響家庭和社會的健康發展,客觀及科學地了解香港婦女生活滿意度尤為重要。2024年4月16日,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發布過去一年“2023全港婦女生活滿意指數調查”結果。本會自2016年開始進行該項調查,是次調查為同類第六次,旨在了解香港婦女對生活的滿意度,並透過與過往五年結果作比較,分析婦女對有關意見的變化,讓政府和社會對香港婦女的身心狀況有更深入了解,為政府制定婦女政策和社會治理提供參考。出席發布會現場的有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會長蔡黃玲玲,副會長徐莉、凌友詩博士、簡慧敏議員、何超蕸、張佐姣、陸海、張心瑜,秘書長辛彭芷君博士,副秘書長程莉元、徐守然、陳淑芝、黃麗芳、饒桂珠,專業事務委員會主任馮玉娟博士以及一眾專業事務委員會理事等,其餘本會理事線上參與。“2023全港婦女生活滿意指數調查”於2024年1月2日至1月25日委託駿盈數碼有限公司民意調查中心以電腦系統隨機抽樣,電話成功訪問1045位20歲以上的香港婦女。訪問對象涵蓋不同年齡、職業、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及家庭收入的婦女,並做了加權處理,以求盡量達到足以普遍解釋香港婦女意見的效果。是次研究設定以下10個領域的滿意度作為測量香港婦女生活滿意指數的指標。10個領域包括:1.居住環境2.身體及精神健康3.與子女或晚輩關係4.感情或婚姻家庭5.就業及工作環境6.社交活動及人際關係7.生態環境和文化生活8.法治和治安9.社會和諧及道德水平*10.經濟和發展前景**領域9“社會和諧及道德水平”第二次納入訪題,領域10“經濟和發展前景”首次納入訪題。就每個測量指標,以1至10分的評分:1分最不滿意,10分最滿意。總滿意度由10個領域的平均得分相加後除以10而得出,滿分為10。調查結果顯示,2023年全港婦女總體生活滿意度是6.73分,香港婦女整體的生活品質處於中等以上水平,所有滿意指數都較往年上升。個人層面的指標,包括與子女或晚輩關係,感情及婚姻生活,居住環境以及社交活動及人際關係,平均得分分別是7.39、7.15、7.15及7.08,高於總平均分。顯示香港婦女普遍對自己的婚姻、家庭、親子關係、居住環境、人際關係感到滿意。這表示中國人的傳統倫理在婦女特別是基層婦女身上發揮良好的作用,也表示政府多年來在改善公共房屋及居住環境方面的努力得到成果。就具體領域結果分析的政策建議然而仍有值得留意的群體和生活指標。本會從婦女個人、家庭和社會三方面建議政府訂立短、中、長期目標,同時整合、善用各方面的資源,解決婦女(尤其是某些婦女群體)面對的困境,藉此鞏固婦女作為家庭和社會的穩定力量,充分發揮婦女“半邊天”作用。包括(一)支持建立和諧家庭及支援弱勢社群、(二)改善居住環境、(三)關注婦女身體及精神健康狀況、(四)促進就業及改善工作環境、(五)維護法治及治安,改善生態環境及文化生活、(六)善用人才資源支持發展和(七)多措施積極保障家庭對社會的功能。期望特區政府聚焦於房屋、教育、醫療等重點民生議題,並促進經濟、改善民生,為香港制定婦女、家庭、兒童的長遠政策。(一) 改善與子女和晚輩的關係,關注壯年群體及弱勢群體的婚姻家庭及社交生活香港婦女與子女或晚輩關係、感情婚姻關係、社交活動與人際關係普遍良好。惟 “30-39歲”、“未受教育” “低收入”和 “喪偶/離婚/分居” 群體的得分較低。建議政府對這三個群體給予更大支援,例如資助及引導她們參加家庭活動,加强家庭輔導及强化人際關係的諮詢服務教導她們如何和子女晚輩及配偶溝通。年齡“30-49歲”群體家庭責任重、工作壓力大,政府需特別關心。在職女性的工作環境、家庭支援及社交活動應是未來政府政策關注重點。(二) 改善居住環境香港婦女對居住環境比較滿意,是滿意度上升幅度最大的項目,惟年齡“20-29歲”及“30-39歲”群體(6.41分,5.88分)與 “大專畢業”及“學生”群體(5.89分,4.87分)對自身的居住環境較不滿。建議:本會繼續支持政府訂定【土地供應】政策、【長遠房屋策略】和【北部都會區】。對年青一輩的住房需求,在政府新建房屋時,可考慮給予特殊配額。(三) 關注婦女身體及精神健康狀況“身體及精神健康狀況”的滿意度是中等,但“低學歷”、年齡 “30-39歲” 及“40-49歲”等受訪女性群體滿意度較低(4.40分,5.90分,6.27分),政府應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給予關注。建議:1) 公營醫療仍然缺乏,輪候時間長,低學歷(“未受教育”)群體的滿意度很低,政府應該繼續維持恆常資助公營醫療服務及醫療劵。2) 壯年(“30-49歲”)群體滿意度指數較低,顯示壯齡婦女自覺健康較差,需要關注她們的健康議題,尤應關注基層壯年婦女的預防醫療、疾病早期篩選、人生周期健康管理、慢性病共治計劃等。3) 雖然兒童及青少年的年齡群體未納入訪問範圍,但他們是“30-49歲” 婦女的子女,對學童及中學生的身心靈及精神健康、自殺、虐待等問題,須加強情緒支援,更需加强學校的道德教育。(四) 促進就業及改善工作環境“就業及工作環境”得分較低。年齡“30-49歲”、“離婚/喪偶/分居”兩個群體婦女滿意度較低(5.87分/6.02分,5.60分),“未受教育”群組的滿意度很低(2.97分),她們的就業及工作環境令人擔憂。建議:1) 雖然香港的失業率偏低,但政府應支持中小企改善工作環境和待遇,以及提升“未受教育”和“低學歷”群體的技能,增加她們的就業機會。2) 整體對就業及工作環境有不滿,政府須協助僱主加強挽留人才方法,鼓勵及支持僱主進行在職培訓,及拓展大灣區的發展空間。。(五) 維護法治及治安,改善生態環境及文化生活“法治及治安”,“生態環境及文化生活”,“社會和諧及道德水平”的滿意度雖然不及個人方面滿意度高,可是比往年都改進不了不少,特別是“法治及治安”方面。基層婦女對上述三個議題的滿意度相當不錯。但“年輕”、“單身”、“高學歷”、“高收入”、“管理及行政人員”群體滿意度偏低。建議:1) “年輕”和“單身”群體對這三方面滿意度低。政府應深入探討年輕人的想法及價值觀,給與充分的解釋及正確的引導。2) 對於高學歷(大學學士或以上)、高收入(家庭80000-150000元)及“管理及行政人員”的不滿,政府亦應深入探討這些群體的想法,在立法及執法方面,吸納她們的意見和加強她們參與。3) 充分利用新設的西九文化設施,博物館,推動年輕人認識及欣賞中國傳統文化,建立一個適合及宜居的城市。4) 將生態保育、垃圾分類、文化傳承納入小學、中學及大學課程,確保一致性和連續性,以及強化中國文化教育及對傳統文化的欣賞。(六) 促進經濟,善用人才資源支持發展“經濟和發展前景”是今年新加入的項目,滿意度在其他項目中得分最低,只有5.90分。“20-39歲”、“未結婚”、“高學歷”和“高收入”、“高職業”的群體滿意度是最低。建議:1) 人才資源是香港重要的經濟及發展支柱,政府應投入資源於科、產、研的能力培訓,尤其需提升香港優勢,例如法制、品管認證中心等。2) 年青人群體對經濟及發展前景極為不滿,政府可積極發揮現今年青人的才能,例如拓展科技產業、資助低息/無息創業基金。3) 協助企業轉營,例如電子貿易、人工智能應用設計。培訓中高層管理人才成為轉化型領袖,重塑一線員工的才能以便加強適應能力及就業安全感。4) 政府應積極支持在大專大學在學學生、專業人士及中小企業在大灣區發展,例如促進專業資歷認證,提供啟動、遷移基金,方便公司註冊及稅務安排等。(七) 多措施積極保障家庭對社會的功能對於高離婚率和低生育率,半數以上婦女表示“不擔心”。特別是“20-29歲”,“高學歷”和 “高職業”的群組,七成至八成人表示“不擔心”。略顯“擔心”的是“60歲以上”、“文員、服務業”和 “初中程度”婦女。但數據顯示,在本港目前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下,已婚婦女對生活的滿意度較高。建議:1) 離婚率及生育率影響家庭結構和生活。家庭是國家和社會的基石,但一般大眾並不十分重視或關注。政府須積極保障家庭對社會的功能。2) 政府應創建家庭友善社會,加強宣傳教育、法律保障和財政支援,包括育兒津貼、育兒中心等。3) 離婚和不育與家庭觀念淡薄有關,政府要加強傳統家庭觀念和價值觀,例如透過校內外活動、校本課程推動,包括道德倫理教育等。亦可以支持團體成立長者義工隊,讓有經驗的長者擔任諮詢師或提供家庭支援服務。4) 政府可透過資助家庭輔導服務、拓展婚前諮詢、教授夫婦相處之道等。5) 在輔助生育的監管上,應考慮現今社會的現象、文化及價值觀,在合乎倫理的條件下,放寬人工受孕的年齡上限、支援卵子、精子冷凍貯存設備等。根據“全港婦女生活滿意指數2023”調查結果顯示各項指數滿意度,總結調查結果及建議如下:1. 總體生活滿意度是6.73分。各項指數滿意度得分都有顯著上升。尤其在子女、婚姻、居住環境、人際關係方面得分最高,反映中華文化倫理道德發揮作用,特區政府多年來在教育、房屋、社會環境各方面的努力,有良好的成果。2. 綜合多個人口背景與生活範疇評分的比較分析,年青一輩、壯年(30-49歲)在幾個方面滿意度都較低,須針對性積極跟進。30-49歲壯年婦女是未來政策應關注群體。3. 調查發現已婚群體在各項生活指數上,較少出現低滿意度。 “未婚群體”“喪偶/離婚/分居” 群體在自身及人際間的滿意度較低。良好的傳統婚姻能對個人獲得生活及社交的支持。政府應加強鞏固婚姻家庭制度。本會多年來建議政府考慮設立“家庭日”,一年一度宣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家庭倫理,提倡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以鑄牢家庭凝聚力,作爲香港的基石。4. 本次經濟和發展前景在十項中最低,只有5.90分。“20-39歲”、“未結婚”、“高學歷”(大學或以上)憂慮尤深,表示近數年經濟衝擊最影響這群婦女,政府應注重人才,開拓新經濟增長點,促進大灣區產業融合,專業互認。另建議政府在訂定及執行政策時,强化可支援婦女事務的機制:1. 區議會、三會及關愛隊是社區治理體系的一員,是服務基層婦女健康、家庭和社會生活的主力,應鼓勵更多有志熱心人士加入到社區治理體系來,從事社區服務。2. 根據《基本法》,社區治理體系有提供文化、康樂及環境衛生等服務的職能,政府除了擔任領導角色責任外,還需要提供足夠的財政支持、協調跨部門協作,更需要整合民青局、教育局及公民教育委員會、婦女事務委員會的資源,支援社區治理體系。3. 檢視政府政策對婦女的重視,透過婦女事務委員會提出社會政策、舉辦論壇提供諮詢和資訊。加強婦女在政府的各個諮詢及事務委員會參與,以有效地進行針對性援助。4. 政府可透過分區委員會、防火及滅罪委員會,引進婦女參與地區事務。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由全國婦聯以及各省級、副省級、地級市婦聯的港區執委和特邀代表共同組成,其中15位會員為香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第五界別有關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的代表。本會始終堅持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全力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為爭取婦女合法權益,促進婦女高質量發展,推進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貢獻巾幗力量。期望政府能繼續從個人、家庭和社會三方面提升全港婦女的生活滿意度,發揮婦女所長,促進經濟繁榮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共同創建更美好家園。.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主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2024暨港島冰球國安盃”活動 透過新興運動向公眾帶出國家安全的重要訊息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為響應「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並向香港島各界推廣國家安全的訊息,特別主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2024暨港島冰球國安盃」活動,並獲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東區民政事務處、灣仔民政事務處、東區警區、灣仔警區聯合協辦及保健海流協會全力支持,攜手於4月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重要日子,以新穎方式向社會宣揚國家安全的精神與重要性。「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2024暨港島冰球國安盃」活動於今天(4月15日)於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舉行,並邀得多位政府官員、社團首長及社會賢達蒞臨主禮。一眾主禮嘉賓包括: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先生;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中聯辦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民政事務總署署長張趙凱渝;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王卉;警務處副處長簡啟恩;東區民政事務專員陳尚文太平紳士;灣仔民政事務專員張雁伶太平紳士;警務處助理處長、港島警區總指揮官郭嘉銓;警務處東區警區指揮官陳天柱總警司;警務處灣仔警區指揮官廖珈奇總警司;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冰球訓練學校創辦人及主席胡文新;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蘇長榮;大會籌委會主席、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會長鄭承峰;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會長蔡毅太平紳士;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會長彭志兵;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朱立威;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首席永遠會長莊創業以及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副理事長、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常務副主席劉珮珊。多位立法會議員包括:李鎮強、尚海龍、郭偉强、梁熙、陳家珮及陸瀚民亦蒞臨支持。活動啟動儀式上,大會先由護旗隊護送國旗進場,並全場肅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蘇長榮並作歡迎辭歡迎一眾嘉賓蒞臨以及支持活動;主禮嘉賓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及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亦分別致辭,向公眾傳遞國家安全的重要訊息;鄭承峰亦代表大會致謝辭,感謝各界的支持。主辦機構代表蘇長榮、鄭承峰、蔡毅並陪同主禮嘉賓:張國鈞、鄧炳強、薛惠君、蕭澤頤、張趙凱渝、王卉及胡文新一同進行啟動儀式,正式為活動進行啟動,向社會各界帶出國家安全的重要訊息。蘇長榮致歡迎辭表示:「感謝各友好機構舉辦今次活動,亦感謝警方支持,並借出『劍齒虎』裝甲車、水炮車等裝備供市民參觀,透過活動提高國家安全意識,維護國家安全,讓巿民認識國家《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相關法例。我們將會繼續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做好條例的廣泛宣傳,配合特區政府執法、施政,助力築牢香港國家安全屏障。」大會籌委會主席、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會長鄭承峰表示:「我們亦感謝 400 多位師生為我們呈獻精彩的冰球及躲避盤比賽,讓更多的市民、青年瞭解和認識到國家安全人人有責。國家安全是發展的基石,在日常生活中維護國 家的安全,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去關注的事。希望透過港島 聯一系列的活動,能夠提升了大家對有國安,港安,才有家安的意識及使命感。」「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2024暨港島冰球國安盃」活動內容豐富,包括邀得香港警務處參與,展出「人群管理特別用途車輛」、「裝甲車(劍齒虎)」、「警察護送組」車輛及其他裝備與警隊的訊息;由來自灣仔區、東區及其他地區、超過100位6-10歲學生參加的冰球比賽,以及超過140名小學生參加的「2024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小學躲避盤國家安全盃」邀請賽,透過新興運動帶出國家安全的訊息。另外,會場內亦設有由多個地區團體負責的特色攤位,透過全方位的方式,向社會及公眾傳遞國家安全的重要訊息!.
在這次會見中,習主席多次提到福建平潭
4月9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西米納舉行會談。在這次會見中,習近平主席多次提到福建平潭。習近平指出,歡迎你對中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中國同太平洋島國有著悠久的交往歷史,深厚的人民友誼,共同的發展需要。我在福建工作期間就瞭解到,廣泛分佈於太平洋島國的南島語族,就是起源于福建。特別是福建平潭這個地方,當地的殼丘頭文化遺址有很多考古發現,是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每次見到太平洋島國的朋友,我都感到很親切。 習近平主席提到的平潭殼丘頭文化遺址,前不久剛剛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殼丘頭遺址群位於福建省平潭島,包括殼丘頭、西營、東花丘、龜山等遺址,為福建海洋文化肇始的地方,是目前福建沿海地區發現最早的一處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被考古學界認為是閩台史前文化之源,也是研究南島語族起源地的關鍵區域。“殼丘頭文化遺址”素稱南島語族的原鄉被公認是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考古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 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自上世紀50年代被發現以來,平潭殼丘頭遺址群歷經多次考古發掘,成果豐碩,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近年來,通過對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的考古發掘,專家學者們推斷,平潭極有可能是南島語族海上遷徙的第一塊踏板。所謂南島語族,就是說南島語系的族群,分佈地區東起太平洋東部的復活節島,西接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北抵夏威夷和中國台灣,南至紐西蘭。那麼,南島語族的發源地在哪裡?是怎麼擴散的?是怎麼走向太平洋深處的?關於南島語族先民的源起,專家學者們從語言學、考古學、民族學等角度,提出了多種不同的起源地及擴散模式。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將南島語族先民的起源指向了中國東南沿海。平潭島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是中國第五大島,距台灣最近處僅68海里,是祖國大陸距台灣本島最近的地方。殼丘頭遺址群,位於平潭南壟村東北,地處山麓坡地,東距大海約3公里,北距大海不及1公里,是福建沿海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閩台史前文化之源,2019年被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福建博物院派出考古隊,對殼丘頭遺址進行首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共清理出21個貝殼堆積坑和一座墓葬,出土石器、骨器、貝器、陶器等遺物200多件。根據碳十四測年結果,殼丘頭遺址距今約6500年。出土的陶器中,最具特點的是貝齒紋陶器,標誌著先民審美的覺醒。那時,生活在海島上的先民們,就地取材,利用蚶類貝殼邊緣的自然紋路,直接壓印在陶坯上形成「貝齒紋」,然後進行燒制,形成具有鮮明海洋文化特徵的生活器皿。平潭殼丘頭考古遺址公園展館內展示的陶片恢復成型的陶器通過這些紋飾、器型的比對,考古學家們發現殼丘頭文化跟台灣的大坌坑文化有很多共性。兩地出土的陶器都以粗繩紋、夾砂陶為主要特徵,很多都印有相似的波浪紋、貝齒紋、指甲紋和刻划紋等,反映出兩岸先民對大海的熱愛與崇拜,是兩岸先民共同的文化符號。可以想象,距今6500多年前,殼丘頭先民們選擇島上背風向陽坡地為居住點,以漁獵和採集為主要生活方式,而出土石器的銳利、陶器紋飾的繁麗、貝殼上的原始雕琢,無不勾勒出福建海洋文明的早期樣態。在出土的石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梯形小石錛。石錛是殼丘頭先民常用的一種多功能的生產工具,這種工具很可能與製作航海工具獨木舟有關。因為可運用於舟楫的製造和生產,石錛成為早期人類跨越大洋,進行遷移的重要實物證據。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有學者根據石錛的類型,推測中國是太平洋地區“有段石錛”的發源地,並進而認為南島語族的祖先應該在東南亞和中國東南沿海一帶。2004年,殼丘頭遺址發掘文物,左起為石錛、石器、陶器埋藏在土裏的陶器碎片著名華裔考古學家張光直指出,殼丘頭文化是台灣大坌坑文化的源頭或源頭之一,並很有可能是南島語族的源頭。他指出,台灣島和澎湖群島上所有的大坌坑文化遺址的校正年代都在距今5000至4000年之間,明顯晚於殼丘頭遺址,兩者之間具有淵源和傳承關係。由此可見,從遠古時代開始,閩台兩地就同根相連。 開拓海洋合作新空間平潭四面環海,位於太平洋西岸航線南北通衢的必經之地。步入新時代,這座海島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立足於對台區位優勢,實驗區正大力發展兩岸經貿合作,持續拓寬兩岸基層交流通道,加快打造兩岸深度融合發展的先行區。比如,以金井港區為載體,不斷培育壯大跨境電商、海運快件、國際郵包等業務,其中跨境電商進出口貨值連續兩年破百億元。平潭充分發揮「海峽兩岸南島語族考古教學實習基地」平台作用,開展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去年以來,接待兩岸青少年參訪研學2萬余人次。南島語族文化交流研習營學員代表團來嵐考察參觀平潭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面向太平洋島國,平潭正加速打開海洋交流合作新空間,以友好姿態向外不斷延伸“朋友圈”——2017年9月,中國-小島嶼國家海洋部長圓桌會議在平潭召開。來自4大洲12個島嶼國家的代表參會,圍繞藍色經濟、海洋環境保護、島嶼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展開研討;2021年9月,一場中國-太平洋島國「合作共贏、共同發展」論壇在平潭舉辦,吸引了包括13名島國駐華使節代表在內的近百名嘉賓齊聚嵐島,積極探討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探尋廣闊的合作空間;2023年11月,中國-太平洋島國海洋防災減災合作研討會在嵐舉辦,旨在深化拓展島嶼國家間的交流與合作,加快構建中國同太平洋島國命運共同體;來自所羅門群島、巴布亞新幾内亞等太平洋島國,以及亞洲、非洲、南美洲的10餘個國家和相關國際組織的官員、駐華使節代表等共180餘人參加研讨會,活動還達成了多項合作成果;去年,平潭分別與巴布亞新幾內亞馬當市、湯加塔布島簽訂友好城市關係意向書,進一步深化區域合作;  ……“雙向奔赴”的深情厚誼仍在延續。乘著開放開發的東風,平潭積極推動與太平洋島國在經濟、旅遊、文化、資源等領域展開深度交流合作,共同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作出新的貢獻。 #相关链接1.平潭浪湧丨平潭這個地方,多家主流媒體全程聚焦報道!2.福建平潭這個地方,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3.平潭殼丘頭遺址群:以海洋視野,揭示中華文明的秘密4.2023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平潭殼丘頭遺址群入圍終評名單!5.平潭浪湧丨殼丘頭遺址群:海洋文明的一縷曙光6.平潭浪湧|評選中!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殼丘頭遺址群出戰!7.平潭浪湧丨文化新地標!殼丘頭遺址博物館預計明年10月開放!8.平潭浪湧丨這裡,揭開東南沿海史前文化“面紗”! 來源:平潭融媒體中心、人民日報、福建日報、中國文物報、世界平潭人 .
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研討組一行到訪港省聯
4月10日,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研討組在君悦酒店與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架構成員進行會談。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王榮、仇鴻、鄧中華、屠海鳴,全國政協委員朱碧新,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曹軍出席。中聯辦協調部部長朱文陪同。港省聯主席蘇清棟、會長霍啟山等熱情接待。出席會議的還有港省聯常務副會長朱銘泉、馬忠禮、蔡榮星、莊哲猛、黃俊康,本會副會長楊莉珊、詹洪良、陳祖恆、謝林翰、張宗、曾燈發、英煒,本會副秘書長李然、宣武兵、閻小穎、許志群、鄭建好、蘇欣欣,港省聯副總幹事劉旭,幹事歐陽文政。.
紫荊服務號 全部>>
加載更多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